与但斌商榷:量化交易该咋办
据《财经》杂志,6月6日,东方港湾董事长但斌在微博发文称,看朋友圈有人建议把量化交易停了,从利益上讲,把量化交易关了,肯定利好主观多头的基金,但从公正的角度来说,把市场的下跌“怪罪”量化是不公平的量化交易。“我可以大胆预言,就是把量化停了,该跌还是会跌,甚至有一种可能,流动性衰减会导致市场跌的更多!”
当然将责任都归咎于量化交易是不妥当的,笔者认为,但国际经验的是量化交易必须监管,特别是高频量化交易,其对市场的影响可能是剧烈的,且具有突发性;事实上巴曙松老师,在十年前,就做过相关研究,而且翻译了一系列国外资料,包括一本参考书《高频交易员》量化交易。
对于如何借鉴引进国外技术机制,笔者历来主张,一是关注系统适配性,二是技术系统性,所有技术系统都有适配环境,包括法律环境、监管环境(包括监管理念和技术能力)和投资者总体技术水平;而且引进A技术,可能要同时引进B技术和C技术,因为这是系统性的要求,最恰当的比喻就是:不能让“热兵器”的投资者,和“冷兵器”的投资者,同台竞争;因为监管者主要维护就是“公平性”;若非要放任量化交易自由驰骋,那么建议监管必需要求所有量化模型交给证监会备案,一旦出现“大屠杀”事件,监管部门要重新审视模型因子与事件的关联性量化交易。
近日,有市场传闻称,交易所将针对量化交易实施阶梯费率,而且同一秒内委托后立即撤单,全天累计秒内撤单超过500次等交易情形将被重点关注量化交易。
对此,记者向业内人士求证获悉,头部量化私募尚未收到此类通知,在交易中也未有此类限制量化交易。知情人士透露,交易所确实在酝酿程序化交易相关管理细则,大概率于近期发布。不过具体内容是否如传闻所言,尚不确定。
多位量化私募人士称,针对阶梯收费的问题,此前交易所曾与多家头部机构进行过沟通,后续差异化收费、增收撤单费等,是大概率事件量化交易。管理细则的落地将进一步促进行业规范发展,使得量化策略更好地发挥市场价格发现等功能。
实施阶梯费率是大概率事件
近日,一则“交易所将针对量化交易实施阶梯费率,最高费率提高到当前费率的500%并加收撤单费”的消息,在业内不胫而走量化交易。
对此,多家头部量化私募称,并未收到相关通知,但是针对差异化收费,交易所曾与多家百亿级量化私募沟通征求意见量化交易。
“大概在一个月之前,交易所曾与我们交流差异化收费的问题,当时曾提出对于申报笔数在2万笔以上的交易,每笔申报加收一定费用量化交易。不过,这仅仅是初步征求意见,最后的具体参数还是未知数。”一位量化私募高管坦言。
沪上一位百亿级量化私募人士也称:“交易所确实针对阶梯收费的问题到公司了解过情况,但最终的费率标准还没有通知量化交易。”
今年5月,中国证监会发布的《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(试行)》曾明确提出,证券交易所可对高频交易实施差异化收费,适当提高交易收费标准,并可收取撤单费等其他费用量化交易。
展开全文
因此,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,未来实施阶梯费率是大概率事件量化交易。
程序化交易管理细则或于近日出台
除了实施阶梯费率,近期还有传闻称,目前沪市股票程序化交易将重点关注以下两种交易情形:一是同一秒内委托后立即撤单,全天累计秒内撤单超过500次;二是全天撤单笔数占委托笔数的比例超过50%量化交易。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,将会被交易所重点关注和发函。
对此,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核实后获悉,目前尚未有私募收到这一通知,但是交易所确实在酝酿程序化交易管理细则,大概率于近期发布量化交易。
上海证券报还采访了一位业内人士,他说:“我们明显感受到,近期对于量化交易行为的监控愈发细化和精准化量化交易。交易所针对异常交易行为会向券商发函,包括口头通知、通知函、警告函等多种形式,函中会明确哪个产品的交易违规,涉及何种类型违规,并要求管理人给予说明或改正。目前来看,违规超限额交易、有拉抬或打压股价嫌疑(比如挂单挂涨停价,挂单价偏离度大于2%等)、集中大额交易、净卖出等,均是被重点监控并予以警告的交易行为”。
笔者认为,事实上有关如何引进国外“量化交易(含高频量化)”,如何做到“技术系统都有适配环境,包括法律环境、监管环境(包括监管理念和技术能力)和投资者总体技术水平;而且引进A技术,可能要同时引进B技术和C技术,因为这是系统性的要求”早在10年前就有过深入的讨论,只不过,当时并未有监管部门相关“监管对策”的具体讨论,因为当时相当多的从业人士并不具有“监管角度”的思考视野和思考能力量化交易。
(完)
参考:
2015年12月10日 “高频交易”主题和讯座谈会
评论